查看原文
其他

比特币的想法很牛?2000年前的货币就做到了

加密笔记 DeFi进化论 2023-04-19


绝大多数伟大的思想“是可以察觉的”,比特币的思想也是如此。比特币的想法当然很牛,但是2000年前古代人的货币就已经具备这种思想。之所以很多人对比特币有误解,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己来时的路,把眼前的一切当成唯一真实。事实上,比特币比现如今所有的国家货币更接近货币的本质。


进入主题,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还将石头作为货币使用的国家-雅普岛(Yap Island)。我们知道在金银等贵金属出现之前,像一些牛羊、粮食、海贝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用石头充当交换介质的很少,但在雅普岛上,居民可是世世代代把石头当钱用。


雅普岛是属于太平洋中的卡罗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居民把石头当钱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传说当地的阿那古曼将军,他发现了帛琉的石灰岩洞,带回来巨大的石头,为了方便运输,它将石头切成圆形并在中间凿出一个圆形窟窿。


此后,雅普岛的居民就形成了把这种圆形大石头当货币的习惯,他们把这种石头钱叫做“fei”,“fei”的大小不一,直径从一英尺到十二英尺不等,共同点就是中间都有一个大圆洞,一个直径3.6米的大斐需要20多个青壮年才能搬运的动。


在雅普岛,居民富有的表现就是家里有许多石头钱,且石头越大越好,他们把石头钱摆放在自家门前形成一排,为了变的富有,许多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海外的岛上采大石头回来。


雅普岛居民不足一万人,圆盘石头是岛上的通用货币,它可以用来交易任何东西,如买地买房子,买独木船,甚至结婚娶媳妇的时候都是使用石头,当需要交易的时候,双方就带着石头出发。



因为石头是从海外开采来的,所以难免有一些运输过程中沉到了海底——但是因为雅浦人的特殊交易方式,沉到海底也不影响石头的交易价值,只要大家都知道海底的石头是属于谁的就行了。因此有些石头百年来多次易手,但石头的拥有者不要说没摸到过自己的钱,就连见也没见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底的钱比门口的钱更保险,因为海底的钱不会意外损坏(损坏了也没人知道)。钱的具体形态从人们眼前消失了,但是钱的“精神”长存于人们心中。这是不是很颠覆!


雅普岛的故事,打破了数百年来处于中心地位且令人误入歧途的关于货币的本质的先入之见。这种先入之见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作为‘交换媒介’而发生作用的通货。这一故事说明,在像雅普岛这样的一个原始经济体中,正如在当今的体制中一样,通货只是暂时性的和表面的:货币的本质是它背后的由信用账目和清算体系所构成的机制。由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与传统的货币理论所描绘的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完全不同的图景。


雅普岛岛民开创了一个公共的口头系统,用于安全跟踪和交换fei。 区块链通过维护有关加密货币单位的数字历史和更新来做同样的事情。


或者,我们可这样理解:雅普岛的货币不是‘fei’,而是背后一套以信用记账以及靠这种账目而进行清算所构成的体系。因而,作为大石轮的“fei”,只不过是用来记账和进行清算的通证(token):雅普岛的居民在交易鱼、椰子、猪和海参的过程中,会积累信用与债务。这些信用和债务可以用来抵消交易中彼此需要清算的款额。只要交易对方允许,人人都可以用‘fei’这种通货兑换适当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在单笔交易完成后把未结清的账目清掉,也可以按日或周为期限结清;卖方和雅普岛上的其他人都享有这种赊账的信用,而‘fei’就是对这种信用的有形可见的记录。

目前暴涨暴跌的比特币也是这样,只不过比特币的价值凭证并非来自银行或国家,而是来自分散在网络上的众多电脑终端,每个终端都保存着有史以来比特币交易的全部账目,想要作假就要篡改所有记录,因此安全性也有了实质上的保证。


仔细想想看,这跟雅普岛人的石币不是差不多吗?雅普岛人因为石头太重不方便搬动,所以很早就采取了全民作证的方式,只要大家都知道那块石头是属于你的,那么即使它沉在海底、从来没人见过也没关系。


所以,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就是把一切与交易无关的属性慢慢剔除的过程。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个账本。我们的账记在银行那里,比特币的账记在无数的网络终端上,而雅普岛人的账则记在全岛人民的脑子里。


· END ·


————

「加密笔记」 CryptoNote是由「商业不靠谱 www.bukop.com」的主编六哥所发起的区块链创业主题自媒体。 我们秉持一贯的内容主张,不追求点击率,只追求点醒率:点醒读者的几率。

想要深入了解区块链和加密经济,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加密笔记”,区块链相关交流欢迎添加六哥的个人微信号:jackhe20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